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来源:洞见    时间:2023-06-11 22:53:42

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资料图)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成年人的世界里,

90%的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洞见July

富兰克林说: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人与人交往,其实就是一个修口修心的过程。

凡事不争,学会闭嘴,才是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1

跟父母不争口舌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许都经历过与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刻:

你说点外卖是因为简单方便,他们说不如自己做的饭干净卫生;

你说看会儿手机是为了放松心情,他们说再不注意早晚要熬坏眼睛;

你说生活没必要那么节省,他们说没经历过苦日子的你啥也不懂……

这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常常会成为引发争吵的导火索。

当你想转变父母老旧的观念时,一不小心,好言相劝就会变成针锋相对。

《礼记》中有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真正的孝顺,从不是让父母按照我们的意志生活,而是不再争论,照顾好他们的心情。

梁启超在进行维新运动时,与思维守旧的父亲住在一起。

那时,家中常有维新派的客人来访,父亲不满他们的作风,心中很是不快。

梁启超曾多次想要说服父亲,但两人一开口就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让步。

为了不损伤父子感情,梁启超想办法为父亲辟出一间单独的居室。

这样一来,客人再多,也不会惊扰到父亲,没外人的时候,家人之间也能其乐融融。

正如哲学家蒙田所说的:“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倘若每次都要与父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谁,家中必然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凡事少计较对错,多理解父母的爱意,是为人子女最大的孝顺。

2

跟伴侣不争对错

纪录片《人生果实》中,讲述了建筑师修一夫妇相处的日常。

拍摄此片时,修一爷爷已经90岁了,英子奶奶也已87岁,两人结婚65年,几乎没有红过脸。

爷爷有点大男子主义,喜欢吃传统的日式早餐,而奶奶更偏向于西式料理。

两人结婚初期,饮食常有分歧,爷爷嫌奶奶不注重食材的选择,奶奶嫌爷爷对食物太过挑剔,两人经常为此争论不休。

后来,奶奶开始做两份早餐,一份迎合爷爷的口味,一份满足自己的喜好,爷爷也反思自己的行为,为表示感谢,每次都吃个精光。

就这样,两人彼此尊重,相互敬爱,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中,活成了无数人羡慕的样子。

曾有人问:好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人回答是三观相合,但我认为:比三观相合更重要的,是不争对错。

不以自己的认知要求对方,不计较细枝末节,多讲爱,少讲理,才能把婚姻经营得有情有趣。

胡适的妻子江冬秀酷爱打麻将,有一次江冬秀违反了宿舍规定被他人举报,胡适气得与她大吵。

江东秀自知理亏,嘴上认了错,心中仍不服气,心情一度变得十分抑郁。

胡适占了上风,但看到妻子难过心中也不是滋味,他主动认错,两人才终于重归于好。

经此一事,胡适更珍惜彼此的感情,后来他们搬到台北,胡适还专门买了一套房供妻子打麻将。

杨绛先生曾说:

好的婚姻,该演的戏要演,该装的糊涂要装,该和解的和解。婚姻本是一场合作,谁先睁眼,谁就输了。

两个人在一起,风花雪月只是表面浮华,柴米油盐才是生活本质。

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标准答案。

若有不同的意见,多讲感情,少争对错。

在家庭这个讲爱的地方,理解和包容,才是走向幸福的真谛。

3

跟亲戚不争贫富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与家境富裕的亲戚相处?

底下的高赞回答说:不刻意巴结也不必疏远,无欲无求,就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亲戚之间,富有是努力的结果,贫穷却不是攀比的理由。

对物质看得太重,一味攀高踩低,心中自然难以平静。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有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许言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薪资不高,却总想把老家的亲戚比下去。

有一次,母亲给她打来电话,她照例嘱咐母亲穿金戴银,在亲戚面前扬眉吐气。

母亲嘴上说着不要攀比,让她少为自己花钱,可话锋一转,又说她给自己买的包包被表姐贬低。

许言心中不快,直言那些亲戚啥也不懂,母亲偏又煽风点火,说人家背的LV,看不上自己的小品牌。

一通电话结束,许言心不在焉地回到工位,心中的不平衡达到了极点。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以供消费,她加入刷单群,最后身家被骗光,连男朋友也离她而去了。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穷富的差距生来就有,一味盯着亲戚的富贵,嫉妒之心只会越来越深。

当生活中只剩下攀比,最终只会是害了自己。

学会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多一点知足常乐,就多一分云淡风轻。

架好心中的天平,不争不慕不攀比,烦恼自会烟消云散。

4

跟小人不争道理

林肯曾说:“与其跟一只狗争路走,不如让它先走一步。因为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

与小人相处,最忌缠斗。

与其喋喋不休争个没完,不如默默远离乐得清闲。

莫言获奖后,大家都称赞他的文章,但除此之外,他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

因为喜欢书法,他刻苦钻研,融合百家之长,最终自成一派,还创办了许多次书法展览。

有人专门来看,却恶意讥笑,说他写得很差,难入名家之流。

听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才能被贬低,莫言并没有争辩,他谦虚地说:

“我用我拙劣的实践,给大家当个反面教材。往好了说,我的书法是蘸了墨水的涂鸦,往坏了……就不好往下说了。”

莫言知道,与此等人争论,最终也争不出什么结果。

不如不理,淡然处之,既避免了一场口舌之战,自己也不会因此失去好心情。

《郁离子·韩垣干齐王》里说过:“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蚓斗其声。”

江海广阔,从不与废弃的水井争清浊;雷霆万钧,从不与青蛙和蚯蚓较高下。

真正的君子,从不会与人争强斗胜,更没必要强行辩解。

因为他们明白,逞一时口舌之快,只能赢得暂时的胜利。

养一颗从容的心,不争不理不解释,才能获得真正的大自在。

5

跟朋友不争面子

鲁迅先生在《说面子》中提到:

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就像晚清时候的长辫子,你只要一揪着辫子,人的身体就整个跟着你走。

其实人与人相处,最不值钱的就是面子。

对于真正的朋友来说,太看重自己的面子,只会伤了感情,彼此不争不比,友谊才能长存。

蔡澜和金庸的友情,早年间一度被传为佳话。

当年,金庸才华斐然,见识广博,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首,蔡澜也在其中,却被人们评为最末。

有人为蔡澜鸣不平,可他却无意相争,认为金庸先生名副其实,而自己与他相比,最多只是个小混混。

在蔡澜看来,金庸有才有趣,博学多闻,能与他相交,就已经是自己的福气了。

金庸的版税很高,生活比较富有,平时两人一起吃饭,金庸都会付账,而蔡澜也大方自如,从不会抢着买单,更不会觉得自己失了面子。

王阳明曾说:“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与朋友相处,为了一时面子而互相伤害是愚蠢的,彼此谦虚退让,才能获益良多。

真正的朋友,不在意生活贫富,也不争地位高低,全在心之相处。

两颗心真诚相待,互不较劲,才能让彼此的情谊在时间的发酵中越发醇厚。

《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成年人的世界里,90%的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有的道理,都敌不过一句“随便你”;所有的解释,都不如一句“随它去”。

懂得在言语中让步,修好自己的涵养,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当你能够屏蔽外界纷扰,把心放宽,不争不辩,就能处理好每一段关系。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