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正文

【全球报资讯】一场难忘的秋汛战役

来源:中国水事    时间:2023-04-29 01:13:41
一场难忘的秋汛战役04:34来自中国水事

一场难忘的秋汛战役音频: 进度条



一场难忘的秋汛战役


【资料图】



2021年,黄河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流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秋汛“大考”。同一时间内,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刘庄险工,也经受了一次异常严峻的考验。
2021年9月30日,当秋汛的洪水发生的消息传来时,张林轩还在参加河道修防选拔赛的会议。收到消息后,他便第一时间部署安排防范工作。早在几天前,他所在的刘庄管理段的职工们就已经把值守板房拉到了刘庄险工30号大坝上,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地巡查值守。


牡丹黄河堤防


秋汛来势凶猛,考验张林轩和同事的时候到了。


第二天,张林轩和同事来到刘庄险工大坝上,开始进行河势观测、生产堤巡查以及根石探摸。刘庄险工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险工,始建于1898年。最初险工只建了29道大坝,而后逐渐续建至43号大坝,统一编号后称为刘庄险工。所谓“险工”,就是容易出现险情的工程。黄河在此处拐了一个大弯,河水直冲大坝,极易将大坝冲垮。


张林轩(右一)夜间巡查


张林轩2005年刚上班时,恰逢刘庄险工改建。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他对这里的每一道坝已经像对孩子一样熟悉。可是,因为风大、雨大、水大,这一次的根石探摸,异常艰难。经过几个小时探摸,他发现29号坝迎水面和上跨角有根石走失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任由其发展,很可能被冲走的根石越来越多,甚至造成大坝垮塌。情况紧急,他第一时间上报了防办。


上报信息后,张林轩随即组织人员,提出了一套抢险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向出现险情的部位抛投铅丝笼和散石。防办经过实地勘察和认真研究,一致同意了他的方案。


一时间,马达轰鸣,人声鼎沸。张林轩带领同事使用抛石排在大溜顶冲部位捆扎铅丝笼,抛到根石缺失部位,边抛边探摸,不断调整着抛石的具体位置。二十几个铅丝笼很快抛了下去,根石坡度稳住了。之后他又根据探摸情况,组织装载机慢慢向下游部位抛投大体积铅丝笼,利用长臂挖掘机向上游抛投散石。


刘庄险工


四个多小时后,险情终于被控制。站在大坝之上,看到河面浊浪翻滚,工程依然坚固,张林轩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后,在水声、风声的陪伴下,“张林轩们”在大坝上坚守着,吃住着,巡查着,一待就是一个月,成功保证了刘庄险工安全度汛。这一场难忘的秋汛战役,成为了张林轩心中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





主播丨燕乃一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邓婉颖

责编、美术设计丨王子月

作者丨李恒昌 曹茜

音频丨燕乃一

校对丨孟京


收听《水之物语》故事,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夜读获取更多内容。


往期精选德阳水文赋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