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龙头企业,掌舵人专业基础深厚
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以点带线延伸多项领域促发展。阳光电源成立 于 1997 年,自创立时起就致力于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的光伏系统设备 的研发和生产,为全球用户提供一流的光伏系统解决方案。2011 年 11 月,阳光电源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14 年进军储能市场。2019 年,公司逆变设备出货量首次突破 1 亿 kW,居全球之首。2022 年, 公司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 35kV 中压直挂光伏逆变器。公司核心产品光 伏逆变器先后通过 TÜV、CSA、SGS 等多家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 与测试,已批量销往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2 年 12 月, 公司在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超 340GW。目前,阳光电源 形成了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风电变流器和光伏 电站发电五大主要业务板块。此外,凭借主业方面的领先优势,公司还 开展了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充电桩设备、智能运维、 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等在内的多样化新能源业务,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 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资料图片)
股权集中度高,实控人具备深厚行业积淀。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 董事长曹仁贤先生。截至 2023 年 3 月末,曹仁贤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30.37%的股份,并通过合肥汇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公司 3.53%股 份,合计持股 30.74%。曹先生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长期专注于可再 生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 目,获得了 2000 余项科研成果和专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除实控人外,其余 股东持股份额较小,股权集中度高。可见,控股股东股权占比大、专业 积淀丰富,有利于提升公司发展的稳健性和行业洞察的前瞻性。
业务板块多元,光储贡献明显上行
业务板块多点开花,深度延伸产业链,多维度协同助力公司发展。
光伏逆变器:五大产品线,涵盖 3-8800kW 功率范围:(1)组串 式光伏逆变器,用于停车场、商业屋顶、农场等中小型光伏发电系 统和地形复杂的大型地面电站。(2)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用于荒漠、 高原、商业屋顶等大、中型光伏发电系统。(3)户用光伏逆变器, 用于住宅屋顶、庭院等户用光伏发电系统。(4)逆变集成方案,集 成光伏逆变器、中压变压器等功能模块,用于荒漠、高原、商业屋 顶等大、中型光伏发电系统。(5)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光 逆变伏、储能等多种能源的集中运营运维管理,打造智慧能源大脑, 全面管理需求,提高投资收益。
储能系统:依托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源变换技术和一流的储能系统 集成技术,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可提 供储能变流器、锂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设备和储能系统 解决方案。
新能源投资开发:主要采用 BT 和 EPC 模式开展建设。解决方案 包括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电站、家庭光伏电站和风力电站等。
风电变流器:规格涵盖 2MW-15MW 功率等级,电压等级 690V, 900V/1140V/3300V,包括全功率风电变流器和双馈风电变流器, 全面覆盖国内主流风机机型,适用于盐雾、高寒、高原、沿海、高 湿等各种风场环境。公司最新研发的大功率双馈风冷主控一体型变 流器、3MW-15MW 多款三电平变流器等产品,已经率先为国内多 家主流整机厂批量配套供货。
光伏逆变器贡献主要营收,储能系统占比提升。从营收结构看,2022 年光伏逆变器板块占比最高,达 39.04%。储能系统业务营收在近五年 来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22 年已贡献 25.15%的营收。回顾过去,电 站投资开发业务于 2018-2019 年间营收贡献在 60%左右,近年来逐步 缩小至 2022 年的 28.8%,原因在于 2020-2022 年间光伏全产业链价格 上涨,硅料、组件、电池片等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涨价,造成电站建设 相对延缓,而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规模扩张,最终使得业务间营收占 比出现分化。风电变流器业务自 2020 年起开始产生收入,但份额相对 较小。2022 年光伏电站发电及其他业务占比分别为 1.55%和 1.80%。
光储盈利贡献提升,电站投资开发收缩明显。光伏逆变器的毛利润占 比高于其营收占比,原因在于其毛利率高于其他业务较高(除发电业 务),同时伴随规模扩张其盈利贡献至 2022 年达到了 52.84%。储能系 统毛利润亦逐年稳步提升,2022 年已达 23.81%。与之相对,受产业 链涨价影响,电站投资开发占比从 2019 年前的 40%左右下降至近年的 20%以下。
受益光伏高景气,业绩表现靓丽
营收快速增长,业绩延续亮眼表现。从营业收入看,受益光伏装机快速 增长,公司持续推进光储融合,推进全球化品牌战略,深耕细分市场, 发挥全球营销及供应链优势,带动产品出货上升,2019-2022 年 3 年间 公司实现营收 CAGR 45.7%,2022 年实现营收 402.57 亿元,YOY +66.8%。从归母净利润看,2019-2022 年 3 年间实现归母净利润 CAGR 59.1%。其中 2021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主要系 1)电 站项目出现变化导致计提资产减值;2)海外储能业务因疫情影响交付 延迟,进而产生罚款。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5.93 亿元,YOY +127%,主要系光储业务扩张带来增量、开拓市场带来销售规模扩大。
22 年毛利率拐头向上,净利率相对波动。2018-2021 年公司毛利率呈 缓慢下滑趋势,从 18 年的 24.9%下降至 22.3%。22 年毛利率有所修 复,回升至 24.5%,YOY+2.3pct,主要系公司品牌力、产品力提升, 运费下降,带来毛利率拐头向上。净利率相对波动,从 18 年的 7.9% 下滑至 21 年的 7.1%,22 年有所修复,增长至 9.2%。2020 年存在凸 点,净利率为 10.2%,主要系 1)期间费用率下滑 2pct;2)非经损益 一栏,19 年存在较大的信用减值且 20 年投资收益较高。
期间费用率在波动中保持稳定。2018-2022 年期间费用率在 13%-15% 区间波动。看销售费用率,由于会计准则变动(运费计入成本)及收入 规模快速扩大,2020 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 2ct 为 5.0%,而后不断提 高,22 年达到 7.9%,主要系公司加大全球渠道及服务网络布局、业务 开拓、售后维修费等因素所致。看财务费用率,存在较大幅度的上下波 动,22 年同比下滑 2.4ct 至-1.2%,主要系外汇汇率波动导致公司汇兑 净收益金额较大所致。此外,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稳定在 2% 和 5%左右。
行业空间:光伏市场欣欣向荣,逆变器出货持续走高
世界各国政策普遍支持,助力光伏事业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投资税 收抵减政策可让房主和企业从其联邦税收中扣除 30%的光伏装机成本; 巴西实施电力购买协议(PPA)、对新能源项目提供低息贷款、优先为 新能源安装提供贷款和对太阳能项目实施免税等政策;2021 年 6 月, 我国国家能源局拟在全国组织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鼓励 试点积极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此外,墨西哥、法国、荷兰、澳 大利亚等国也各自出台了光伏补贴计划,积极推动光伏行业发展。
海内外光伏行业蓬勃发展,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18 年 5 月国家暂停 了对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项目的补贴,导致 2017-2019 年全国新增光 伏装机量从 52.83GW 下降至 30.05GW,CAGR 为-17.14%。但随着海 内外光伏市场的持续向好,2020 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回升至 48.2GW,2022 年继续攀升至 87.41GW,同比增长 60.3%。2017- 2022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从 102GW 增加到 230GW,我们预计 2026 年将增至 626GW,2022-2026 年 CAGR 达到 28%,其中 23 年 装机有望达 350GW,需求整体旺盛。
分布式光伏市场迅速发展,占比逐年攀升。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 量从 2013 年的 0.8GW 增加到 2017 年的 19.55GW,2021 年增至 29.11GW,占比突破 50%,历史上首次超越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量, 2022 年进一步攀升至 51.11GW,同比增长 75.57%。2017-2021 年全 球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从 36.0GW 增加到 72.5GW,预计 2026 年将 增至 253.7GW,2021-2026 年 CAGR 达到 28.50%。同期全球分布式 光伏新增装机量占比逐年攀升,由 2017 年的 37.11%增加到 2021 年的 41.43%,预计 2026 年将增至 55.61%。
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持续增加,前景广阔。在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快 速增长的背景下,作为光伏产业链终端的核心设备,光伏逆变器的市场 出货量也持续增加。2017-2022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从 119.2GW 增加到 284GW,预计 2026 年将增至 579.3GW,2022-2026 年 CAGR 达到 19.51%,即便在 2020 年疫情冲击、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 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前景十分广阔。
户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货景气,工商业厚积薄发。分布式逆变器通 常能为供应商提供更高的价格和利润,2017-2021 年全球户用分布式光 伏逆变器出货量从 7.6GW 增加到 54.7GW,CAGR 达到 63.9%,预计 2026 年将增至 157.4GW。工商业出货量预计从 2021 年的 46GW 增加 到 2026 年的 168.3GW,CAGR 达到 29.6%。
地面电站逆变器:需求爆发带动出货高增,营收有望更上一层楼
短期看,上游组件降价带动需求爆发,伴随出货量增长。随着国内外 经济性持续向好,2023 年上半年起终端组件的价格开始下调, 182/210mm PERC 组件平均单价由去年 12 月的 1.92 元/W 下降至今年3 月的 1.73 元/W。预期三季度新增产能投放后,组件价格将进一步下 降至 1.5-1.6 元/W。组价的降价带动需求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有望持续 促进出货量高增,另一方面地面电站的抢装将带来逆变器价格上涨。 2019-2022 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量 17.1/35/47/77GW,同比增 长2.4%/104.68%/34.29%/63.83%,遥遥领先国内外同行业竞争对手, 稳坐全球龙头。头部优势预期推动 2023 年公司出货增速保持高位,地 面电站逆变器迎来丰收。
中长期看,行业集中度提升,市场竞争格局优化。逆变器以服务属性 为主,在地面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中的占比较小,据 CPIA 统计及预测, 2022-2030 年逆变器初始投资额在 0.1-0.15 元/W,占初始全投资的 2%-4%,因此客户对其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同时,光伏逆变器不是标 准化产品,各厂商间存在差异化定价,整体格局较为优异,盈利能力较 为坚挺。近两年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达到 70-80%,随着行业集中度 提升,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未来出现价格战的可能性较低且对头部厂 商的影响不大,公司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
此外,存量替换市场广阔。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使用寿命通常在 25 年左 右,但实际使用 10-15 年后就需要进行电容更换等维修工作,随着近年 来维修成本的不断上升,光伏逆变器的替换比维修成本更低,带来存量 替换市场的巨大潜力。2010 年以来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保持高速增 长,据 IHS Market 统计,22 年新增及替换市场规模达到 221GW,并 将在未来数年内保持平均 20%的增长速度,到 25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新 增及替换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400GW。
模块 IGBT 紧缺背景下,公司供应链有所保障。随着国产 IGBT 的不断 导入,单管 IGBT 的供应困难已大大缓解,但中功率的模块 IGBT 仍处 于紧缺状态。公司的中功率模块 IGBT 主要依赖进口,供应商以安森美、 英飞凌、富士三家为主,预计其供应紧张将持续到 2023 年底。在此背 景下,公司和海外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较大的采购量而成 为英飞凌的主要客户之一,结合斯达和中车的国产导入,预期 2023 年 公司的 IGBT 供应链将有所保障。
营业收入延续优异,未来预期再创佳绩。2019-2022 年公司实现光伏 逆变器营业收入 39.42/75.75/90.51/157.17 亿元,同比增长 7.00%/ 90.64%/20.44%/73.65%。随着全球需求爆发和供应链的相对稳定,预 期未来公司收入持续高增,且伴随结构优化有望改善边际盈利。
渠道逆变器:业务拓展逐步发力,全球各大市场放量可期
户用分布式发力带动渠道逆变器出货量迅速增长。2018-2019 年锦浪 科技是国内户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第一把交椅,固德威、古瑞瓦特紧 随其后,公司的市场地位较低。经过近 4-5 年的努力,公司补全了 3kW-50kW 的全系列产品,形成了规模优势。2021 年公司户用逆变器 出货 6.62GW,户用分布式的发力带动了渠道逆变器出货量的快速增长, 22 年渠道逆变器出货 90 万台,预期 2023 年将同比翻番。分布式市场 业绩继续保持高势增长,全球主流市场占有率位于前列,全球营销体系 已基本建立。
欧洲、澳洲等高价值市场实现利润。公司的渠道逆变器产品功能齐全、 用料实在,能够在分布式市场部署行业壁垒,提高市场覆盖度、守住市 场份额。未来公司计划实现全球各大市场的全覆盖,通过加强品牌、服 务、产品体验等门槛建设,在美国、日本、澳洲、欧洲等高价值市场实 现利润,公司的海外销售商也多布局在欧洲、澳洲市场,分别占总量的 44.71%/21.15%,提供本土化服务。
中国、南非等低价值市场快速放量。低价值市场以价格竞争为主,公 司抢占巴西、南非、南亚、中国等市场的份额能够快速放量,加速小厂 商的退出,南美洲、非洲的海外销售商仅占总量的 7.21%/1.92%。公 司采用高、低价值市场组合的打法策略提高在全球分布式市场的市占率, 力争成为渠道逆变器的全球龙头企业。
行业:中美欧市场齐爆发,量利向上拥抱成长
全球储能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受益于经济性的提升及商业模式 的畅通,中美大储和欧洲户储集中爆发,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快速放量。 根据 CNESA 统计,2022 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 21.19GW,YOY +110.29%,国内电化学储能市场在降本驱动与政策催化下也有较高增 速。中国大型独立储能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逐渐清晰成型,配储比例 与配储时长不断提升,22 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 7.33GW,YOY +222.57%;22 年累计装机 12.87GW,YOY+132.24%。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储市场。根据 ACP 及 Wood Mackenzie 统计, 2021-22 年美国新增表前储能装机占据总装机量的 79%以上。2022 年美 储市场新增装机 4.8GW/12.2GWh,创历史新高。其中,22 年新增表前 储能 4.0GW。展望未来,根据 Wood Mackenzie 预测,美储市场将在 23-27 年间安装近 75 GW,表前储能装机容量约占 60 GW(占比达 81%),大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IRA 法案助力经济性提升。美国表前储能的集中爆发主要源于刚性需求 与 IRA 法案的实行。2022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减少通货膨胀法案 (IRA)》。在该法案落地后:(1)ITC 政策延长且力度增强。在法案出 台前,ITC 政策为满足资格的光伏提供 26%的税收减免,23 年下滑至 22%,24 年取消。法案出台后 ITC 延长至 2034 年,抵免增加至 30%。 (2)首次提出大于 3kWh 的独立储能项目也能获得抵免,而之前储能 需与太阳能发电绑定。由此,储能装机对光伏的依赖性大幅减弱,表前 表后经济性提升显著。
美国大储集成商格局:以美国本土企业为主,进入壁垒较高。美国大 储市场在多环节出现垂直整合趋势:下游开发商涉足储能集成环节,例 如 Fluence、NextEra Energy;中游储能逆变器制造商试图向集成环节 延伸、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 SMA、Sungrow(阳光电源)。与此同时,下游能源机构偏好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对后期运维能力有较高要 求。因此,美储市场进入壁垒较高,整体竞争格局良好。其中,美国本 土企业凭借品牌优势和先发优势占据主导,少部分优秀的中国和韩国企 业也有机会进入。
欧洲是全球最大的户储市场。根据 SPE 统计,2021 年欧洲户用储能市 场新增装机 2.294GWh,YOY+106.85%,增速迅猛。2022 年受俄乌冲 突催化,欧洲能源危机导致能源和电价飙升,户用光储经济性提升进而 使得户储需求激增。23 年随着电价短暂回弱,市场开始担忧户储市场的 供需格局以及边际增速放缓。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地区电价依旧较高。即使 LCOS 保持在 0.15€/KWh 的水准,绝大部分国家的终端用电成本均大于 度电成本,安装户储具备经济性。随着 23 年碳酸锂电池进入降价让利 期,LCOS 进一步下降,相关厂商盈利能力提升明显。中长期来看,不 必纠结于电价波动与回本周期。在能源独立诉求以及新能源替代趋势不 改的背景下,户储市场空间广阔。假设 22-25 年增量渗透率分别为 8%/16%/22%/28%,存量渗透率分别为 1.0%/1.3%/1.6%/1.9%,最终计 算得出 2025 年全球户储新增装机规模为 73.4GW/168.9GWh,2021- 2025 年复合增速高达 149%(GWh 口径)。
公司大储:储能集成独步天下,驶向全球星辰大海
集成能力优异,中国企业储能系统集成的领军者。公司早在 2014 年便 布局切入储能领域,携手韩国三星集团开展储能装备的研制和生产,是 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储能领域的企业之一。根据 CNESA 发布的《储能 产业研究白皮书》,公司连续七年位居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市场出货量排 行榜榜首。根据 EESA 统计,公司位居 22 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系统集 成出货量 Top1,凭借近 7GWh 的 AC 侧出货量大幅领先比亚迪、海博 思创等国内同行。
品牌力好+交付能力强,能够切入美储集成市场。美国大储市场壁垒较 高,第一梯队的集成商近乎全是美国本土企业,中国厂商切入难度大。 阳光电源凭借光伏逆变器领域积累的品牌力、“三电融合”专业化的集成 能力以及较好的现场交付能力成功进入美国大储市场,从而能够享受高 价值市场的高利润弹性。从竞争格局上看,21 年公司以 3%的市占率位 居美国 Top10 大储集成商。位居前三的分别是 Fluence(18%)、 NextEra(14%)、Tesla(11%)。
储能变流器(PCS)领先,稳居市场前列。储能变流器和光伏逆变器技 术同源,二者可以在采购、研发、营销等方面实现高效的协同。受益于 此,公司常年稳居中国企业全球储能中大功率 PCS 出货量 Top1、中国 企业全球储能小功率 PCS 出货量 Top5。根据 EESA 统计,公司 22 年 中大功率(30KW 及以上)储能变流器出货量接近 5GW,大幅领先科 华数据、上能电气、盛弘电气等国内同行。
解决方案全面,产品性能优异。公司在大储方面的产品布局包括:储能 变流器、储能系统以及碳酸铁锂离子电池。针对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 功率、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其中,储能变流器采用三电平拓扑结构, 最高效率高达 99%,直流工作电压范围宽, 1500V 可满载运行;储能系 统采用风冷、液冷两种技术路线,“三电融合”的全系列液冷储能解决方 案 PowerTitan、PowerStack 延续液冷更好均温、更低功耗,创新嵌入 “簇级管理器”,解决电池“木桶效应”难题。
市场端:主打海外市场,大储系统订单遍布全球。从客户上看,公司与 Super Energy、Enlight Renewable Energy、ENGIE、Constantine 等 知名能源企业签订合同/订单,客户优质且粘性较高。从地区上看,公 司储能系统业务足迹遍布美、英、澳、东南亚、拉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基本建成覆盖美国、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经销、运营团队。从规模上看, 公司为多个大型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东南亚 136.24MWh 最大 光储融合电站、以色列 430MWh 最大储能项目、拉美 638MWh 最大储 能项目。
卡位国内大储市场,静待商业模式成熟。从公司 22 年的目标市场来看, 主要以美国、欧洲、国内为主。其中,国内市场由于采取招标制以及商 业模式尚未成熟,大储系统毛利净利仍处于低位。考虑到国内大储市场 商业模式的逐渐孵化、行业发展的规范化,公司采取“卡位”策略抢占先 发优势。从中标数据上看,2022 年 1 月-23 年 1 月公司国内储能系统 中标功率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小幅少于许继电气,与海博思创、科华数 据等同行差距不大。随着碳酸锂价格中枢持续回弱,独立共享储能模式 的畅通,国内大储业务的增长或超预期。
公司户储:业务拓展加速布局,拥抱景气逐渐放量
业务拓展加速,产品性能优异。在户用储能方面,阳光电源的产品有 SH3.0/3.6/4.0/5.0/6.0RS 单相储能逆变器、SH5.0/6.0/8.0/10RT 三相 储能逆变器等。储能逆变器关键技术指标包括功率密度、MPPT 电压范 围、最大转换效率。与同行业领先公司相比,公司的储能逆变器产品在 MPPT 电压范围、最大转换效率等指标方面,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
渠道优势明显,业务逐渐放量。由于户用储能系统受 To C 端渠道因素 的影响,具备一定的渠道开拓壁垒。在这一方面,公司作为逆变器出身 的厂商优势明显。从销售商数量上看,根据 ENF 统计,公司具有 201 个逆变器销售商、33 个储能系统销售商,与国内同类型厂商(古瑞瓦 特、固德威等)处于同一梯队。在出货量方面,公司 22 年大储出货量 7.7GWh,户储出货量 6-7 万套(对应 0.6-0.7GWh)。随着行业基本面 向好以及公司市场逐步开拓,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有望实现大储出货 量 15GWh,户储出货量达 3-4GWh。
全球第一光伏开发商,提供四大解决方案
业务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建设项目规模庞大。公司提供四大类解决方案, 分别是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能源、家庭光伏和风力电站。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在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电项目超 31GW,位列光 伏开发商序列全球第一。2022 年公司光伏/风电电站开发项目新增约 6GW。公司全面对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 试点等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在山东、安徽、江西等地获取项目指标位居 前列,海外业务加大项目资源储备与转化,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分布式 业务聚焦“大客户开发+渠道拓展”两大业务模式,与中石油、中石化、 蔚来、蒙牛、达能等一大批优质客户达成项目合作。
公司电站业务模式主要包括 EPC 和 BT 两种。(1)EPC 是指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的承发包模式。整套建设流程包括设计、设备采购、施工、 安装和调试,直至竣工移交。阳光电源 EPC 与传统 EPC 不同,不仅成 立了项目前期开发公司、还成立了后期运维公司、漂浮支架公司等,能 够提供竣工移交后的运维服务。(2)BT 即建设-转让模式。一个项目的 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 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当前,公司以 BT 模式为主,EPC 项目建设规模 和收入贡献均较小。公司电站建设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在澳洲等地也 有部分项目开展。
业绩深受组件价格影响,2023 年营收或将大幅增长
营收增长受组件涨价拖累,毛利率一度受挫。由于光伏行业预期装机量 高导致组件价格短期失衡,2020 年起公司光伏电站的安装出现暂缓,电 站开发投资业务的营收增速和毛利率明显下降。2021-2022 年,由于产 业链上下游供需错配、上游产能扩建周期长、光伏行业预期装机量高等 原因,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并传导至整个光伏产业链,硅片、电池片、 组件各环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根据 CPIA 统计,2021 年我国光伏 系统初始投资成本同比上升 4%,为多年来首次上升,受涨价因素影响, 装机节奏延后。
光伏硅料价格下降,2023 年电站建设有望加速。2022 年 Q4-2023 年 Q1,硅料光伏组件价格已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国内多晶硅致密料和 PERC 单面单晶 182 组件价格分别从 22 年 9 月高位 303 元/kg、1.98 元 /W 降至近期的 216 元/kg、1.83 元/W。根据硅业分会预测,2023 年我 国硅料产能将达到 240.4 万吨,同比增长 99.8%,产能供给充足,价格 预期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电站建设交付进度也将加快,或将结束此前 数年营收增速滞缓态势,实现业绩大幅上升。
风电高增未来可期,变流器市场景气度有望提升。据国家能源局统计, 受疫情以及抢装回落等因素影响,22 年新增装机 37.63GW,YOY21%。其中,据 CWEA 吊装口径,22 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5.16GW, YOY-64%。但看 22 年风电招标市场较为火热,奠定 23 年风电装机需 求基础。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2 年陆风累计新增招标 71.79GW(不含 中电建 15GW 陆上风机框架集采招标),海风累计新增招标 12.29GW (不含国电投 10.5GW 海风竞配机组框架招标和中电建 1GW 海上风机 框架集采招标)。短期来看,招标量与装机量的剪刀差在疫情影响消退 后有望迎来“剪刀差收敛”,装机量在 23 年集中释放并迎来高增速, 特别是海上风电装机回暖,预计 23 年国内海风装机在 8-10GW,同比 高增。长期看,政策推动叠加风电降本趋势持续,风电行业有望维持高 景气,进而带动上游产业链零部件出货增长。
产品覆盖范围广,技术路线全面。公司风电变流器产品集电力电子、现 代传动控制理论及新能源应用技术于一体。规格涵盖 2MW-16MW 功 率等级,电压等级 690V,1140V,3300V。技术路线全面,包括全功 率风电变流器和双馈风电变流器(前者适配永磁发电机,后者适配双馈 发电机)。产品能够全面覆盖国内主流风机机型,适用于陆上、海上各 种风场环境。
风电变流器出货量领先,装机复苏静待放量。随着风电进入平价时代, 公司坚持低成本+创新发展策略,促进风电机组的系统降本。经过持续 耕耘,公司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22 年风电变流器全球出货量再创新 高,达到 23GW,同比增长 53%。随着疫情管控等限制性因素不断消 退,海风装机放量,公司出货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边际盈利 有望改善,风电变流器板块业务逐步回暖。
其他业务:充分发挥主业优势,实现业务多样化
新能源车驱动系统:电机控制器、车载电源和辅助控制器三类产品
适用载具多样,安全性能优异。阳光电源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适用于 纯电动大、中、小型商用车及乘用车、物流专用车等,产品采用模块化 设计,功能完善,能耗低,续驶里程长,可靠性高,最高效率达 99%。 目前,公司已获得 ISO 26262 汽车功能安全 ASIL-D 流程认证,建立符 合功能安全最高等级的产品开发和管理流程体系,功能安全技术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截至 2022 年底,公司电控类产品已累计装车超 100 万辆。 采用阳光电源电机控制器的各类新能源汽车已平稳运行于北京、深圳、厦门、合肥、南昌、大连、杭州等地,应用车辆运行平稳高效、动力强 劲,深受客户好评。
充电设备:产品适配性强,助力实现光储充一体化
公司主推户外、长寿命、高可靠电源产品,行业首创的“IDC 120kW 集 成直流桩”,在可靠性、寿命、效率等方面实现跨越性突破。阳光乐充管 理平台提供精细化运营、自动化运维和智能化诊断等服务,可以最大化 提升充电站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022 年公司 30kW 充电桩欧洲首 发并实现批量交付,持续引领充电技术变革。此外,公司充电桩可与公 司光伏、储能实现生态对接。光储充一体化能够解决充电站配电容量不 足难题,通过光伏发电,实现长达 25 年的可持续经济收益。通过与公 司的储能系统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存储能量和优化配置的功能,谷期 充电、峰期放电,进一步降低充电成本,又可在电网故障停电时采用离 网运行模式对新能源车应急充电。
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布局领先,技术先进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氢能领域的新能源企业,拥有碱水电解制氢系统技 术(ALK)和质子交换膜(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两种技术路线, 以及配套的 MW 级专用制氢整流电源、智慧氢能管理系统。目前已建成 全国首个光伏离网制氢及氢储能发电实证平台,并携手中科院建成 PEM 电解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绿电制氢系统在吉林、宁夏、内蒙等多地光 伏、风电制氢项目中得到应用。2021 年建成年产能 GW 级制氢设备工 厂,并于 2022 年投运,具备大功率 ALK 和 PEM 电解制氢系统规模化 生产能力。2022 年公司完成制氢电源 CQC 认证及 TUV 认证,12 月吉 林白城 1000Nm³ /h ALK 风光制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长江电力 200 Nm³/h PEM 水电制氢示范项目全功率达产。
公司以光伏逆变器研发生产为支点,全线开启新能源业务,产业链多点 开花。我们判断,1)光伏逆变器板块:地面电站装机需求爆发带动公 司地面电站逆变器出货快速增长,释放利润弹性;欧洲能源危机带来分 布式需求(特别是户储 PCS)阶段性增长叠加公司海外布局加速,有 望提高渠道类出货占比,优化盈利结构。2)储能板块:全球大储装机 需求高增、碳酸铁锂价格下滑叠加公司成本管控提高,大储出货预计翻 倍,边际盈利有望修复;户储系统则将充分享受行业红利,赋能公司发 展。3)电站投资开发板块:硅料价格预期下滑带动光伏建设成本下降, 优化 EPC 业务盈利水平。4)风能变流器板块:海风装机需求回暖推 动公司海陆结构优化与修复。5)其他新能源业务多触点布局,呈起步 之势,逐步实现盈亏平衡,甚至贡献增量。
关键假设
光伏逆变器业务: (1)出货量:2023 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快速增长,而公司作为行业龙 头在客户粘度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公司渠道类产品的品牌优 势以及渠道布局拓深,渠道类逆变器出货也有望实现突破。对此,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光伏逆变器销量为 130/182/228GW。 (2)营业收入:随着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提速有望带动地面电站逆变器 涨价,同时渠道类逆变器出货增长带动结构优化,推动综合价格有望上 升。对此,我们假设 2023-2025 年光伏逆变器不含税价格在 0.21 元/W 左右,对应营收为 270/375/468 亿元,YOY+72%/39%/25%。 (3)毛利率:地面电站格局较好叠加渠道逆变器出货上升带动结构优 化,逆变器毛利率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对此我们假设 2023-2025 年毛 利率分别为 33.1%/32.7%/32.4%。
储能系统业务: (1)出货量:1)对于大储系统,全球大储装机需求高增,据 CNESA 公司已连续 7 年出货位居中国企业第一,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享受行业 增长红利,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大储系统销量(确认收入口径)分 别为 15/22.5/31.5GWh。2)对于户储系统,公司加速海外渠道布局叠 加单管 IGBT 瓶颈缓解,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户储系统销量分别为 3/4.8/7.2GWh。 (2)营业收入:1)对于大储系统,我们预计不含税价格在 1.5 元/Wh 左右,随着国内占比提升存在下滑可能性。2)对于户储系统,我们预 计不含税价格在 1.9 元/Wh 左右,随着后续市场竞争加剧有可能下滑。 对此我们测算 2023-2025 年储能系统业务营收分别为 289/426/591 亿 元,YOY+185%/47%/39%。 (3)毛利率:2022 年受制于电芯价格上涨,大储盈利能力表现不佳。 预计后续随着电芯价格回调以及户储业务发力,边际盈利有望改善。我 们预计 2023-2025 年储能系统整体毛利率在 21.6%左右。
电站投资开发业务:公司电站开发业务涵盖光伏电站和风力电站开发,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新能源电站装机量分别为 5/6.4/7.4GW, 贡献收入分别为 166/208/241 亿元。随着上游组件价格下降有望提高开 发业务盈利水平,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毛利率保 持在 10.5%上下。
风电变流器业务:2022 年受疫情、海风抢装回落等因素影响,板块业 务有所承压,随着 23 年不利因素缓解风电新增装机有望增长迅速,对 此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风电变流器销量分别为 25/30/37GW,贡献 收入分别为 15/18/23 亿元。一方面随着较高毛利率的海风产品出货占 比提高,向上抬高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随着风电降本持续,整体产业 链毛利率有所承压。对此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风电变流器业务毛利 率分别为 21.2%/20.7%/20.8%。
光伏电站发电业务:我们预计光伏电站发电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 2023-2025 年该板块业务增速 分别为 20%/20%/15%,对应营收 7.5/9.0/10.4 亿元。
其他业务: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该板块业务增速均为 10%,对应营 收 8.0/8.8/9.6 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