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如今巨头跨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巨头跨界的转化路径、布局规划各有不同,但有意思的是巨头们都不约而同的把跨界目标放在了医疗健康赛道上。
促使巨头们跨界布局医疗健康赛道的因素有多,比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疫情后大众的健康意识水平迅速提高、以及大健康市场规模的爆发增长。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国内的大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16万亿,这是个让任何巨头都无法忽视的巨大市场。
而手机厂商作为跨界医疗健康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颇受外界关注。苹果、小米、华为、三星等手机厂商算是最早布局医疗健康赛道的玩家,已经在医疗健康赛道斩获了不小的成果,而OPPO作为后来者,近几年在医疗健康赛道也是动作频频,引起了业内不少人的目光。OPPO究竟有什么底气在投资周期长、回报收益慢、行业壁垒高的医疗健康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资料图】
从零开始,
OPPO把健康作为“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
在2023年第七届未来医疗百强大会上,OPPO的健康业务总裁曾子敬直言:OPPO进入健康赛道的时间不算早,但可以把健康当做一辈子的事业。从这一番话可以看出OPPO进军医疗健康赛道的巨大决心。为何OPPO要执着于跨界医疗健康赛道,或者进一步来讲为何手机厂商要跨界医疗健康赛道?
第一.智能手机风头已过,布局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发展新业务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出货量回到了3亿台以下,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而OPPO更是遇到了产品同质化严重,手机市场饱和、海外市场拓展受阻、品牌影响力不断减弱等困境,出货量同比下滑28.2%。因此,加快发展新业务成为了OPPO急需解决的难题,而医疗健康赛道的日益火热,让OPPO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第二.布局医疗健康赛道是一举多得的战略选择。OPPO作为国内头部的手机厂商,虽然掌握了互联网移动端的流量入口,但是也有明显的弊端:缺乏智能手机之外的支柱产业。抢占医疗健康赛道这个新市场,可以使业务收入多元化的同时增强客户粘性、增强品牌影响力,实现多方位的协同效应。
在大健康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OPPO迫切发展新业务的大背景下,OPPO逐渐开始将更多的资源注入到健康领域中。我们通过OPPO的健康业务团队、OPPO的健康生态建设、OPPO的健康未来规划三个方面,分别阐述OPPO的健康之路是怎么走的。
OPPO的健康业务团队
早在2021年,OPPO就着手组建了专门研究健康领域的相关团队,名为“OPPO健康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健康实验室负责人由OPPO健康业务总裁曾子敬担任,曾子敬曾在苹果管理主导过Apple Watch传感器健康方向的产品设计和相关服务,履历相当丰富。此外团队还有来自三星、苹果、医疗器械公司等从业背景的研发人员,团队的整体实力是非常突出的。目前OPPO的健康业务的团队规模大概在500人左右,包括算法、数据科学、硬件传感器、硬件系统、软件、生物医学工程等不同的职能领域,同时已经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顶级的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外部合作,不断提升健康领域的专业性。
据官方披露的消息,健康实验室划分为睡眠、运动、临床三个板块,围绕这三大板块重点研究睡眠、运动、糖尿病、远程医疗、心血管等健康领域,从而支持OPPO硬件、软件、健康产品和相关服务的开发。
OPPO的健康生态建设
OPPO虽然是入局医疗健康赛道较晚的手机厂商,但是在布局医疗健康赛道上的节奏和打法颇具自身特点,有种后来居上的气势,这得益于OPPO完善的健康生态建设。OPPO的健康生态建设的思路是由硬件载体和软件应用作为转化路径,实现对用户的健康服务,而软硬服一体也是OPPO的一大优势。
在硬件方面,OPPO重点发力可穿戴健康设备,这也是手机厂商跨界健康领域最激烈的一个“战场”,从OPPO的官网可以发现,目前已经推出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系列品牌,具备心律预警、睡眠检测、养生提醒、健康运动等基本功能。
当然OPPO也表示,因为穿戴设备可以提供连续的用户数据,所以是最重要的硬件,但是也不会仅仅只局限于穿戴设备。所以OPPO也在做更多的尝试创新,比如最近推出的首款医疗级家庭健康设备OHealth H1,在面对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时能够起到主动预防的作用,从种种迹象来看,家用医疗器械很有可能会成为OPPO在硬件方面的下一个发力点。
在软件方面,OPPO Health Research Kit成为了OPPO的门面当担,这是一款针对健康数据采集、分析、服务触达的工具套件,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是健康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帮助健康科研人员和医疗机构提供数据支持和组织管理。
在硬件和软件双重加持下,OPPO的健康生态也秉持开放的态度,与秒健康、Keep、欧姆龙等健康领域的各类玩家积极展开合作,和保险、运动、医疗器械联合制定不同的垂直场景,使得自身的健康生态更加多样化。
OPPO的健康未来规划
通过从可穿戴设备、以及家用医疗器械,到进一步连接医疗和研究机构,这说明OPPO在医疗健康赛道的规划不仅仅只是向用户提供相关的专业设备和服务,更是在打造一个预防性医疗的生态系统。
说到这里,敏锐的朋友可以发现,前文提到的OPPO健康实验室和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以及推出H1主动预防的家庭健康设备,都是在给OPPO的健康未来规划做铺垫。OPPO也表示下一步的目标是把H1打造成链接用户端和医生端的桥梁,用户通过传输自己的相关医疗数据,让医生给予专业的建议和反馈,但这需要强大的系统软件和算法、专业的医疗服务、以及医疗资源的协同作为支持,并且要打通健康检测、首诊、转诊、针对性诊疗等多个环节,因此OPPO想要重新构建医院、用户和健康的关系,实现这一步伟大愿景,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优劣势明显,
OPPO布局医疗健康赛道需要做好长线投入的准备
不同的企业在布局医疗健康赛道的侧重点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这和企业自身特点和定位有很大的关系,而相比于传统医疗、医药企业,OPPO在健康领域的优劣和劣势要来的更加的明显。
首先我们看OPPO的优势。第一,利用自身影响力切入医疗健康赛道。虽然说OPPO布局医疗健康赛道是从零开始,但作为国内头部的手机厂商,在进行业务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客户资源、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资金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根据OPPO官方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8月,旗下的ColorOS系统全球月活用户数破5亿,同时线下拥有5000家下线直营店,20万家以上的实体店。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线下零售商店,都可以在OPPO推进健康业务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OPPO健康实验室成立不过两年时间,已经推出了运动算法引擎、搭建睡眠健康技术体系,强大的科研团队也帮助OPPO在底层技术和健康产品中抢占先机。
第二,集软硬服于一体。前文提过,OPPO在健康领域的打法是通过软硬件两个基点,来完善自身健康生态。比如有的企业以软件见长,但是缺乏硬件,因此无法依靠传感器收集用户们的实时数据。有的企业以硬件见长,但是缺乏软件,没有提供数据运算、提供预判的模型,也不能独立的给予用户端完善的医疗服务,需要借助外力实现,因此不能构建完善的健康生态。而OPPO借助集软硬服于一体的优势,可能在健康医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接着再看OPPO的劣势。第一,健康医疗行业投资周期长、回报速度慢、行业壁垒高。医疗健康产品对企业的技术和服务有较高的行业要求标准,需要进行严格审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研发和获取回报收益的难度。并且不同于小米和华为等手机厂商,目前OPPO缺少医疗器械研发和认证,一直到2022年OPPO才通过心电算法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进程明显要落后于其他同行。OPPO也表示在短期内不会进入院内器械或三类医疗器械领域,也证明OPPO短期内无法打破行业壁垒。
第二,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的玩家有苹果、小米、华为、三星、Vivo等一众品牌,苹果是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也会对产品的价格与销量产生影响,OPPO能否长久的在智能穿戴设备的“战场“上站稳脚跟还是未知数。
第三,下半场能否实现商业化是考验。现阶段的OPPO在医疗健康赛道还处于大量资金投入、产品研发的阶段,这个阶段OPPO更加关注的是技术研发的进程快不快、用户的体验感好不好,而等到了下半场,如何实现医疗健康业务的商业化将是OPPO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其实OPPO的其他业务就已经有前车之鉴,前不久,OPPO突然解散了旗下三千人的芯片研发子公司ZEKU。ZEKU成立于2019年,不过几年便原地解散,主要还是芯片的研发长期处于大量资金投入的状态,看不到回报。而医疗类科技企业,一般都是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OPPO能够对医疗健康赛道保持长期的耐心,目前还不得而知。
最后,OPPO作为医疗健康赛道的新玩家,布局的步伐稍慢,但布局的打法和节奏还是比较明确的,一方面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细分领域,另一方面在保持业务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尝试更多产品创新,也希望未来OPPO能够在医疗健康赛道取得更多突破,为广大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